专家发掘海昏侯墓时,挖出一件怪文物,知道后惊叹万分!
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年出生的,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的第九位皇帝,但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公元前63年被封为海昏侯,不久就去世了。现在的海昏侯墓就在江西省南昌市的新建区,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当专家们在探查古墓的时候,里面不仅有很多金闪闪的金子,亮闪闪的银子,什么珍珠翡翠,看都看不过来。还有一些古老的青铜器,以及许多文物。可是在考察途中,发现了一样大家都不认识的“怪器”,令大家都很疑惑,这是啥玩意,有什么用呢?
就在最初,各大专家只看重那种值钱,高级的青铜器,玉之类的东西,可是在主椁室出土的一块巨大的矩形铜镜,并没有引起专家们过多的注意。这个铜镜很有可能是海昏侯的“穿衣镜”,可是这铜镜也太小了吧,比起西汉齐王墓中出土的齐王镇墓方镜,简直是大巫见小巫,并且还没有那么精致。就这一文物出土后便一下子就给房间了乙类文物的木箱子中不在提及。
展开剩余49%可是在考察工作的深度进行下,发现这个铜镜有点重要了。可能这个不仅仅是个“穿衣镜”,因为考古专家在海昏侯的“穿衣镜”下面,又发现了几样东西,它们分别是:描绘有孔子图案的屏风,镜掩、镜背木架还有衣镜铭。
于是各大专家,有的去博物馆看有没有类似的东西,有的就翻阅古书看看是否有记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姓佟的专家在《汉书·霍光传》中有记载此物形如方漆桶,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屍上,大殓并盖之。孔子彩绘+青铜方镜+其他部件=“温明”温,代表温暖、温和、温情等;明,代表明器或神明。“温明”就是指在丧葬过程中能够温暖死者神明的礼具。儒家治丧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处处体现出生者对于死者的温情。古人信奉阴阳之说,人死之后到了阴间,又冷又黑,用这种器物遮盖,又温又明,温暖如昼,如生前一样。
古人都认为铜镜可以照亮,可以反射阳光,于是就用在丧葬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用具——“温明”。
发布于:天津市